开闽三王 – 王潮公、审邽公、审知公

唐朝末年,来自河南光州固始的王氏分支在王潮、王审邽、王审知三兄弟率领下,提 兵入闽(福建),开疆创业,拓闽称王,王审知被尊称为“王氏闽台祖”。

王潮,字信夫(信臣),光州固始(今属河南省)人。唐末为固始县佐史,和他的弟 弟审邽、审知合称“王家三龙”,后来投奔王绪起义军为军正,率军南下。王绪天性 疑忌,为人暴戾,被部将囚禁,自杀身亡,王潮被众人推举为主帅。唐景福二年(893 年)王潮领军攻取福州,为福建观察使。乾宁三年(896 年)升为威武军节度使。乾 宁四年(897 年),王潮去世,追封为秦国公,赐谥广武王。王潮有四个儿子:延兴、 延宗、延康、延休。

王审邽,字信都,和他的哥哥王潮一起加入王绪领导的农民起义军。入闽后,协助王 潮治理泉州,任泉州刺史。王审邽勤政爱民,招贤纳士,政绩显著。唐天佑元年(904 年)去世,追封为开国侯,赐谥武肃王。王审邽有四个儿子:延彬、延最、延达、延 嗣。

王审知,字信通。乾宁四年(897 年),王潮去世后,王审知接任威武军节度使,后 来又加授为平章事,封为琅琊郡王。后梁开平三年(909 年),梁太祖朱全忠加授审 知为中书令,册封为闽王,自此王审知家族负责治闽。当时中原大地,群雄并立,不 少人纷纷奉劝王审知立地为王,他力排众议,拒不称帝,始终不渝地坚持“宁为开门 节度使,不作闭门天子”,在分裂割据的形势下,真心实意地尊奉拥有中央政权的唐 王朝和后梁王朝,维护统一,深得民心。

王审知执政期间,简约亲民,因地制宜,兴修水利,发展农业,广纳贤才,兴办学堂, 培养人才,教化农民,免除杂税,奖励通商。在他当政的30 年里,虽然正处于群雄纷 争、武力割据的五代十国初期,福建却从未对外邦用兵,也没有受到外邦侵略,境内 一片升平,成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、变化最大、最为安宁的地区。王审知被尊称 为“开闽第一”、“王氏闽台祖”。后唐同光三年(925 年),王审知去世,谥忠懿 王。后来子孙称帝,追尊为昭武孝皇帝,庙号太祖。王审知有十二个儿子:延翰、延 钧、延美、延保、延武、延丰、延曦、延政、延望、延资、延嘉、延禀。

王审知死后,子孙骨肉相残,进入一片混乱。当时延翰继位,后唐庄宗同光四年(926 年)授延翰为威武军节度使。不久,庄宗被谋杀,明宗继位,改元天成。天成元年 (926 年)十月,延翰称大闽国王,后来被弟弟延钧、延禀所杀。长兴四年(933 年), 延钧称帝,改元龙启,国号大闽,并追谥王审知为昭武孝皇帝,庙号太祖。龙启三年 (935 年),延钧被皇城使李仿执杀,庙号太宗,儿子继鹏称帝,易名王昶,改元通 文。通文四年(939 年),控鹤都将连重遇放火烧南宫,王昶出走,连重遇迎接延曦, 并立延曦为皇帝。延曦称帝后,易名王曦,改元永隆,弟弟延政授为建州节度使,赐 封为富沙王。延政以王曦无道为由,在建州建国,国号殷,改元天德。天德二年(944 年),王曦被连重遇所杀,并对王氏家族进行大屠杀,凡在福州的,不论男女老幼, 一律杀害。福州裨将林仁翰杀死连重遇,把延政由建州迎回福州。

这时,南唐李璟起兵攻打福建,殷国灭亡,延政逃到金陵。在闽国内讧期间,王氏子 孙迫于形势,为了避祸,纷纷改姓,有的改姓叶、有的改姓游、有的改姓沈,这就是 东南沿海“王、叶、游、沈”是一家的由来。当时也有人远走台湾,特别是郑成功收 复台湾后,王氏子孙激于大义,大量迁移至台湾,所以王审知被尊称为“王氏闽台祖”。